記者 李紅豔 攝影 方非
10月31日結束了在北京的第三場演出。聽說王菲之所以選擇在北京開唱,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開完演唱會就能回家睡覺、陪孩子,那種感覺像上班,多好!王菲復出10場演唱會,猶如一股龍捲風,而處在漩渦中心的王菲淡然、淡定,而在漩渦以外的各方勢力卻翻江倒海,一步步助推“菲”。而如此熱鬧和喧囂,反襯的卻是華語樂壇愈加顯現的頹勢。

  百分之百的賣方市場

  “下一站五棵松,去觀看天后王菲演唱會的請下車。”29日晚,北京地鐵一號線五棵松站的報站,讓很多乘客愕然,也讓很多王菲歌迷感慨“北京地鐵這麼可愛”。“王菲再開演唱會那是民心所向,連地鐵報站都給足菲姐面子!”一位網友發帖說。

  王菲,從2005年1月8日“菲比尋常”演唱會之後,便隱退江湖。5年多時間,對流行樂壇來說,足可以讓一個巨星沉睡,讓無數新星升起。然而,王菲不但沒有被遺忘,反而被歌迷一直惦記著。“她的聲音有毒,要想解毒,只好不停地聽。”一位歌迷的話被奉為經典。

  北京和上海各5場,王菲的復出,聲勢浩大。很多年輕上班族,毫不猶豫花掉半個月甚至一個月的工資,只為目睹心中偶像的回歸盛宴,哪怕王菲從頭到尾只說了兩個字“謝謝”,再無更多對歌迷的問候。

  王菲演唱會是絕對百分之百的賣方市場。

  “我們一個多月前從王菲演唱會總代那裡拿了60萬塊錢的票,大概780張,每張都是加了幾百塊錢賣出去的。後來再想拿,沒了!”一名“黃牛”說,“也只有王菲能這樣,都比不上!”旁邊一個歌迷插了一句:“那迅呢?”話音剛落,“黃牛”以很不屑的語氣回敬了一句:“拉倒吧,根本不是一個級別的!”

  王菲演唱會門票,從7月9日到7月18日接受預訂,短短10天內就打破了中國演唱會有史以來門票預訂的最高紀錄。更有媒體報導,最高價2500元的貴賓票和最低價300元的“山頂座位票”均在10分鐘內被搶購一空。

  故作神秘的饑餓療法

  王菲演唱會門票8月初正式開票,而整個過程,票是否售罄,何時售罄,等等,誰也說不清楚。

  據主辦方稱,王菲演唱會門票開票僅5天就全部售罄,可事實是,直到8月底,還有歌迷從票務買到票,更讓人摸不著頭腦的是,開演前一星期,永樂票務其實還有票可售,只有價位1500元的。據北京某報記者說,她還説明同事購買了數張。

  關於王菲演唱會售票的種種迷霧,網友“幼稚園的小朋友”曾在網上發帖奉勸歌迷:“這次王菲演唱會主辦方把演唱會的票定得出奇的高,300元的票完全是有價無票,主辦方為儘量賣出高於1000元的高價票,在開票後兩天玩了個門票全部賣光的戲法,主辦方居然把很大部分票鎖住不賣,以此製造票務緊缺的假像,暗地裡通過‘黃牛’管道大賣高價位的門票,利用歌迷怕買不到票的緊張心理,拿歌迷尋開心,讓你傻呵呵的加錢從‘黃牛’手裡買高價票!”

  因為無票而著急的不僅是歌迷,還有媒體記者。直到10月28日晚,京城七家平面媒體的記者才接到了主辦方的電話,被告知每家會得到兩張報導票和一個攝影證。據私下瞭解,主辦方一位人士曾在很久之前便告訴過這七家中的一家媒體記者,主辦方劃定的“勢力範圍”就是七家,其他將不被邀請。“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此消息切不可外傳。一定分清敵我!”這位人士再三叮囑。

  愈神秘,愈能吊人胃口,主辦方的“饑餓療法”,成為“菲神話”強有力的助推劑。

  近乎瘋狂的媒體追逐

  王菲沉寂5年以來,有關複出的傳聞從未停止,媒體時不時出現爆料,但王菲本人從未正式回應。而今,天后終於複出,引爆新一輪熱炒。

  媒體首先對王菲的出場費到底有多高興趣濃厚。比如某媒體報導:據悉王菲歌酬高達650萬元人民幣,其中50萬元捐給她與老公成立的“基金”。如此這般,王菲的出場費越傳越多,以每次50萬的“競拍價”,節節加碼,到最後,一個最離譜的數字是800萬。對此,主辦方一位負責人在接受上海某媒體採訪時說:“關於王菲的報價,具體的數字不方便透露,但我可以提供一個範圍:180萬至650萬之間。”

  其次是“追查”主辦方的背景。這其中,某媒體爆出的“溫州財團爆炒王菲個唱”的說法,被廣為傳播。其聲稱王菲復出引來溫州財團的加盟,“目前融資率已超過200%(相當於演出成本的兩倍),而整個市場預期收益將超1億元”。此外,還有的爆出,王菲巡演背後有“日本富豪歌迷”介入。

  傳言在繼續,直到8月2日,王菲此次巡演的幕後操盤手柳威,在接受上海新聞晨報專訪時作了回應。依照柳威的話,這次巡演北京站的主辦方是中國祥宇文化發展有限公司,上海站除了祥宇外,還有聖峰文化以及浙江傳眉心秀文化投資有限公司。中國祥宇是一家合資公司,吸納了日本文化娛樂公司“吉本興業”的部分投資。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王菲巡演的確有日本投資商的參與,但絕不是外界傳的所謂“日本投資商是歌迷”。另外的“浙江傳眉心秀”,大家都傳有溫州財團的背景,其實只是溫州當地一個普通演出商,之前承辦過“左麟右李”溫州演唱會。

  媒體為何如此亦步亦趨?在這個真正的偶像稀缺的年代,媒體的確也需要王菲,需要她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一顰一笑,來吸引公眾的眼球。

  巨星遠去的最後背影

  無論從音樂品質、製作水準、舞臺呈現、現場效果等各個方面,王菲此次演唱會都堪稱近年來的大手筆和高標杆。“為什麼歌迷那麼期待王菲,不惜天價,甚至非理性地追隨她?因為她帶給歌迷的,留給整個樂壇的,沒人能替代,更別說超越。”一位樂評人說。

  的確,樂壇需要王菲,需要王菲式的明星,能唱歌,能唱好歌。王菲的回歸,向看似總有波瀾其實死氣沉沉的流行樂壇扔上了一顆足有分量的炸彈。

  很多人說,王菲結束了一個時代。王菲是香港流行樂黃金時代的最後背影,她代表了流行音樂製作的最高水準,代表了歌手最高水準的歌唱表現,也代表了娛樂行業的話題巔峰。

  王菲隱退的背後,是華語樂壇的衰敗。臺灣方面,倫多年來獨力支撐。香港方面,也許只有陳奕迅尚能叫好又叫座。中國本地樂壇,在好作品、好歌手、成功的音樂人等方方面面,都青黃不接。

  如此,樂壇對王菲的需要,也許是種種需要中最切實和急迫的。放眼現如今的華語樂壇,可謂蕭條至極。亦如一位樂評人所說:“遠遠看去,流行樂壇像極了一個浮躁而繁榮的雜貨市場,什麼都有,卻難有精品。”

  一方面,選秀時代的歌手層出不窮,作品也是浩如煙海,然而真正能夠持久的卻是少之又少,能夠將作品流傳開來的更是鳳毛麟角,這也造成了選秀歌手的極度尷尬——擁有忠實的粉絲,卻也似乎永遠走不出粉絲這個小圈子。有樂評人評價直言:這樣一批速食選手,他們與受眾之間的關係建立在瘋狂的“一夜情”基礎上。

  另一方面,唱片公司紛紛轉戰無線音樂領域,試圖希望通過簡單、直白的歌曲,從手機彩鈴、走穴商演等領域獲取利潤,一夜暴富。於是乎,越來越沒有人敢冒風險去培養和塑造一名歌手,而這也正是靠花邊新聞走俏的歌手越來越多,而很多有才華的歌手被埋沒的重要原因。如此,產生王菲那樣的巨星的可能性,幾乎為零。“這就是後王菲時代,一個把出現巨星可能性都統統斷絕的時代。”樂評人王小峰的話,直白而又準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葉總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