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7/11 作者: Terry
在6月中旬進行的Music2.0互聯網音樂調查在各家合作網站的支持下,已經順利完成資料收集及報告編制工作。感謝各位朋友的支持!
如對此報告有何意見或者建議者,可與我們聯繫。
本報告遵循CC(署名-非商業性使用 2.5 中國大陸)協議。
報告下載地址:點擊下載
再談Music2.0互聯網音樂調查報告
2008/7/16 作者: Terry
音樂推薦
電子商務公司Avail Intelligence最近的調查發現接近80%的美國音樂消費者不再依賴專業的音樂評論,而傾向於社區網路服務和線上音樂商店對於音樂專輯上的建議和推薦。Last.fm,imeem,Mog,pandora這些音樂推薦及SNS服務的快速成長也已證明了這一事實。
然而在中國境內類似的音樂推薦服務似乎在發展過程中均已遇到使用者增長的瓶頸,撇開技術和音樂內容相關的因素,消費者更需要的是強勢的媒體推薦和引導,在本次調查報告中也顯示了消費者對音樂資訊的迫切需求。
也有部分消費者對此甚為反感:
眾多音樂網站在研究演算法、搞推薦,搞得聽歌像個精確的科學實驗一樣(更何況現在的現狀是推薦得無比糊塗),這樣對於中國大陸的我們真的那麼重要嗎?
音樂現場
歐美國家的線上音樂消費者調查資料顯示,超過2/3的消費者每年都會參與音樂現場,要遠遠超過國內的參與率。不過音樂現場對於音樂傳播和流行仍具有相當大的影響力,在本次調查中“最喜歡的音樂家”中位於前20位的有1/4在中國舉辦過演唱會或其它形式的現場演出。
從今年來看,音樂節這類活動已經開始從北京蔓延到南方各個城市,這將會對音樂消費內容和形式多樣化需求有更大的促進作用。
音樂類型
在本次調查中,由於“喜歡的音樂類型”描述資料比較不規則,未能在報告中體現,這兒再作些簡短的補充。除了常見的一些音樂類型外,消費者用音樂心情和速度相關的詞彙表述他們喜歡的音樂類型佔據了很大的比重,如下述:
“安靜有點憂傷”“傷感的”“要抒情不要愛情快節奏”“悲傷音樂”“舒緩”“舒服的,輕鬆的,活潑的,抒情的”“與歌詞有共鳴,旋律優美”……
不知道是否因為中國人偏于感性的原因,傷感、抒情的音樂是出現頻次最高的。
在這方面中國境內不少音樂服務也已經在給音樂加注更多形式的標籤,其中包括音樂心情的標籤。像新浪樂庫的感受標籤、YY的心情電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