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長說:喧鬧的教室並不代表學生沒在學習
phli老師說:在紐西蘭 我們沒有補習班 那表示學校老師沒教好
透過兩國老師互訪 看到兩種學校文化。
精彩的比較。讓你哈哈大笑,但也會掉眼淚。
他們禁止體罰學生,如何維持班級秩序呢?
他們認為教室吵沒關係,代表學生熱烈參與
我們卻要求教室安靜,學生不應該與眾不同
台灣滿街補習班,紐西蘭老師卻覺得不可思議
什麼叫作「好學生」
什麼叫作「成功的人生」
雙方觀念顯然有很大差距
Awaroa Lodge 圖FR serraWaiharakeke bayTotaranui beach
1)提供者取向,即教育的成效是由教育的提供者去描繪他們的服務品質;
2)粗大遲鈍而分工過於精細的教育行政組織結構,連帶產生責任和溝通管道含糊不清的問題;
3)因循苟且,荒廢陳舊行政態度與措施。當時的政府對於特別委員會的改革訴求並沒有得到立即的回應,亦沒有提出教育改革策略方案。
1987年國會改選結果,執政的工黨政府雖然仍保有多數黨席次,但在選舉選過程中,教育問題飽受批評,教育問題被認為是該党國會議員席次大量流失的重要原因。當時的工党領袖為首相藍基(David Lange)決定採取政治性全面教育改革策略,一方面自兼教育部長,另一方面於1987年7月21日任命成立皮康特委員會(Picot Committee),針對教育行政體制研擬改革方案。
當時政府給皮康特委員會的任務,包括檢討行政功能,擴大授權;評估加速授權的管理體制;將行政導向增進顧客的滿意度;再建構組織以獲得較大的效能、效率與均等。委員會由聞名的企業家皮康特(Brian Picot)擔任主席,其他委員包括懷卡托(Waikato)大學的教育學副教授Peter Ramsey,惠靈頓(Wellington)教育學院的高級講師Margaret Rosemergy,“毛利事務部”(Department of Maori Affairs)的社會統計專家瑪格麗特·羅斯梅格(Whetumarama Wereta),和來自但尼丁(Dunedin)的成功商人科蘭·懷斯(Colin Wise)。委員會的秘書人員由教育部派員擔任,並提供必要之資料。此外,首相辦公室、財政部和政府服務委員會(State Services Commission)則不斷對皮康特委員會提供政策意見。財政部的主要意見是反政府過度干預,提升效率,以及主張基礎教育之上的使用者付費。政府服務委員會則關心所有各科層政府組織的再建構,權力的再分配,主要目標是使組織對民眾需求能力即回應。基本上,這些意見都影響了皮康特委員會。
1988年3月10日,即委員會成立後第9個月,皮康特報告書出臺。1988年8月,前首相藍基幾乎完全接受皮康特報告書的建議,據以發表名為“明日學校”(Tomorrow’s School)的政制白皮書,並決定自1988年10月1日起全國實施新的教育行政制度。
紐西蘭和台灣教改的相似處包括權力下放、開放市場(以前他們的老師也是由政府分發)等等。雖然在紐西蘭教改也出現爭議,也被批評,但是並沒有因此走回頭路,而是在改革的基礎上去強化制度扮演的功能。他們的教改始於80年代晚期,台灣的教改聲浪則以1994年四一0教改大遊行為里程碑,首度看到民間凝聚出改革的共識。紐西蘭教育改革的起歩較台灣稍早,如今紐西蘭已經成為亞洲地區重要的教育「輸出國」,每年招收亞洲國際學生的收入驚人,教育產業已經成為紐西蘭第四大收入。
***************
丁曉菁導演簡介
現職:公視新聞部紀錄片製作人 。
台大哲學系,曾任公視新聞部採訪組副組長、教科文組召集人、節目主持人、「Y視界」製作人,壹傳媒大陸組、民視異言堂記者,香港COSMEDIA GROUP 珠海中天傳播公司北京辦公室企劃部主任兼製作人。長期關心探討台灣教育議題,紀錄片作品皆以教育為主題,目前致力於公共媒體為教育弱勢者發聲。她也是公視每週日晚上的調查報導節目[獨立特派員]的主持人。
作品:教改系列【魔鏡】【校長不哭】【頂上有光】【紐西蘭尋羊記】。
[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
拍攝紀錄片和教育工作有一個共同點,我們在工作中面對的都是每一個獨一無二的「人」。當我們把鏡頭擺在和孩子一樣的高度,小孩們如果選擇信任拍攝者,他們會在鏡頭前面自在的表現自己,尋找聆聽的對象。接受拍攝的教育工作者,面對鏡頭像是照鏡子,但不見得每個人都會欣然接受自己,照鏡子需要勇氣,尤其是不常看見自己的人。而有勇氣的改革者,則是孤獨的透過鏡頭訴說想要改善現況的心情和努力,希望你我能夠聽見。
在【紀錄觀點】教改系列紀錄片中,不同的導演有著不同的凝視,有時提出批判的觀察、有時候分享在教育現場中努力不懈的力量,有時則在眾說紛紜的教育方法論中,試圖找回教育的本質。在改革尚未成功的紛亂中,透過紀錄片的聚焦和深掘,也建構出教育議題公共論述的空間。
只有真正面對問題的所在,教育改革才有可能發生。
phli老師說:在紐西蘭 我們沒有補習班 那表示學校老師沒教好
太精采了!!=公視有在賣=
公視.飆紀錄Live夜.【紐西蘭尋羊記】
11/28(三)10點
透過兩國老師互訪 看到兩種學校文化。
精彩的比較。讓你哈哈大笑,但也會掉眼淚。
他們禁止體罰學生,如何維持班級秩序呢?
他們認為教室吵沒關係,代表學生熱烈參與
我們卻要求教室安靜,學生不應該與眾不同
台灣滿街補習班,紐西蘭老師卻覺得不可思議
什麼叫作「好學生」
什麼叫作「成功的人生」
雙方觀念顯然有很大差距
在本片中,兩位台灣的實習老師去到紐西蘭奧克蘭的一所中學觀摩,並且和紐西蘭一位新任教師互相交流,在這個過程中,兩位台灣新鮮教師受到什麼樣的震撼?紐西蘭的教育改革和校園文化,又帶給台灣老師和家長什麼樣的啟發?帶您展開這段豐富的異國之旅.
****************
紐西蘭傳統的政治活動具有地方化色彩,含有極強的人民主權優先觀念,中央集權常被批以惡名。於是,公眾對教育行政事務的參與成為20世紀70年代的主要政策議題之一。1974年的諾邁爾(Nordmeyer)報告書,即建議給予小學校務委員會聘任與罷免教師的權力,並質疑各地教育委員會存在的價值。同年的霍姆斯(Holmes)報告書,則建議政府建立消費者取向的教育行政制度,並給予教育機構較大的財務責任和課程諮詢權力。1976年的麥科斯(McCombs)報告書也建議給地方作教育決定的權利,並要求給家長在校管會更多的席次。
有感於民眾和政府機構日漸對既有教育體制和教育成效的不滿,紐西蘭國會於1986年籌備一個跨黨派的科學及教育特別委員會(Science and Education Select Committee),對教育問題進行深入廣泛地研究。研究後於1986年提出Scott報告書,認為紐西蘭教育問題產生的主要因素有三:
1)提供者取向,即教育的成效是由教育的提供者去描繪他們的服務品質;
2)粗大遲鈍而分工過於精細的教育行政組織結構,連帶產生責任和溝通管道含糊不清的問題;
3)因循苟且,荒廢陳舊行政態度與措施。當時的政府對於特別委員會的改革訴求並沒有得到立即的回應,亦沒有提出教育改革策略方案。
1987年國會改選結果,執政的工黨政府雖然仍保有多數黨席次,但在選舉選過程中,教育問題飽受批評,教育問題被認為是該党國會議員席次大量流失的重要原因。當時的工党領袖為首相藍基(David Lange)決定採取政治性全面教育改革策略,一方面自兼教育部長,另一方面於1987年7月21日任命成立皮康特委員會(Picot Committee),針對教育行政體制研擬改革方案。
當時政府給皮康特委員會的任務,包括檢討行政功能,擴大授權;評估加速授權的管理體制;將行政導向增進顧客的滿意度;再建構組織以獲得較大的效能、效率與均等。委員會由聞名的企業家皮康特(Brian Picot)擔任主席,其他委員包括懷卡托(Waikato)大學的教育學副教授Peter Ramsey,惠靈頓(Wellington)教育學院的高級講師Margaret Rosemergy,“毛利事務部”(Department of Maori Affairs)的社會統計專家瑪格麗特·羅斯梅格(Whetumarama Wereta),和來自但尼丁(Dunedin)的成功商人科蘭·懷斯(Colin Wise)。委員會的秘書人員由教育部派員擔任,並提供必要之資料。此外,首相辦公室、財政部和政府服務委員會(State Services Commission)則不斷對皮康特委員會提供政策意見。財政部的主要意見是反政府過度干預,提升效率,以及主張基礎教育之上的使用者付費。政府服務委員會則關心所有各科層政府組織的再建構,權力的再分配,主要目標是使組織對民眾需求能力即回應。基本上,這些意見都影響了皮康特委員會。
1988年3月10日,即委員會成立後第9個月,皮康特報告書出臺。1988年8月,前首相藍基幾乎完全接受皮康特報告書的建議,據以發表名為“明日學校”(Tomorrow’s School)的政制白皮書,並決定自1988年10月1日起全國實施新的教育行政制度。
紐西蘭和台灣教改的相似處包括權力下放、開放市場(以前他們的老師也是由政府分發)等等。雖然在紐西蘭教改也出現爭議,也被批評,但是並沒有因此走回頭路,而是在改革的基礎上去強化制度扮演的功能。他們的教改始於80年代晚期,台灣的教改聲浪則以1994年四一0教改大遊行為里程碑,首度看到民間凝聚出改革的共識。紐西蘭教育改革的起歩較台灣稍早,如今紐西蘭已經成為亞洲地區重要的教育「輸出國」,每年招收亞洲國際學生的收入驚人,教育產業已經成為紐西蘭第四大收入。
***************
丁曉菁導演簡介
現職:公視新聞部紀錄片製作人 。
台大哲學系,曾任公視新聞部採訪組副組長、教科文組召集人、節目主持人、「Y視界」製作人,壹傳媒大陸組、民視異言堂記者,香港COSMEDIA GROUP 珠海中天傳播公司北京辦公室企劃部主任兼製作人。長期關心探討台灣教育議題,紀錄片作品皆以教育為主題,目前致力於公共媒體為教育弱勢者發聲。她也是公視每週日晚上的調查報導節目[獨立特派員]的主持人。
作品:教改系列【魔鏡】【校長不哭】【頂上有光】【紐西蘭尋羊記】。
[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
拍攝紀錄片和教育工作有一個共同點,我們在工作中面對的都是每一個獨一無二的「人」。當我們把鏡頭擺在和孩子一樣的高度,小孩們如果選擇信任拍攝者,他們會在鏡頭前面自在的表現自己,尋找聆聽的對象。接受拍攝的教育工作者,面對鏡頭像是照鏡子,但不見得每個人都會欣然接受自己,照鏡子需要勇氣,尤其是不常看見自己的人。而有勇氣的改革者,則是孤獨的透過鏡頭訴說想要改善現況的心情和努力,希望你我能夠聽見。
在【紀錄觀點】教改系列紀錄片中,不同的導演有著不同的凝視,有時提出批判的觀察、有時候分享在教育現場中努力不懈的力量,有時則在眾說紛紜的教育方法論中,試圖找回教育的本質。在改革尚未成功的紛亂中,透過紀錄片的聚焦和深掘,也建構出教育議題公共論述的空間。
只有真正面對問題的所在,教育改革才有可能發生。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