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on of Myanmar
緬甸聯邦,簡稱緬甸,是一個位於東南亞的國家,西南臨安達曼海,西北與印度和孟加拉為鄰,東北靠中華人民共和國,東南接泰國與老撾。東南亞國家聯盟成員國之一。2005年,緬甸政府將首都從境內最大城市仰光遷至內比都。
Myanmar還是Burma?
FR:hoiking 聞.見.思.錄 2007/9/27
緬甸的局勢,相信不用在此覆述太多。軍政府向民眾開火,引來國際社會強烈反應,但即使聯合國安理會在美國時間周三舉行緊急會議,討論緬甸的局勢,但觀乎會後所發出的聲明,成員國也只是對事件表示「極度關注」,並呼籲尤其是緬甸當局的各方「克制」:也即是說,連譴責也沒有有報道指中國最初對發出聲明持抗拒態度,但最後作出讓步。事實上,中國駐聯合國代表王光亞在周三稱,他不認為對緬甸政府實施制裁會對事情有幫助。就在國際社會對中國向緬甸運用影響力有所期望時,就連泰國總理素拉育,在周三的演說中表明東監與泰國的努力已經「無符」,中國及印度等大國是時候出手時,中國的表現似乎反其道而行,真是令人猜不透。
不過各位有沒有發現,在看不同外國電視台的新聞報道時,在報謊有關緬甸的新聞時,緬甸的稱呼沒有統一,有些電視台叫Burma,又有些電視台叫她做Myanmar?例如看英國廣播公司,或英國天空電視新聞的節目,就一概稱呼為Burma,若轉台看CNN或Fox News,又或如在早上直播的CBS新聞,就是用了Myanmar;今天的《南華早報》頭條新聞是緬甸鎮壓示威者,大字標日題是Myanmar,搞不好還會以為,Burma與Myanmar會是兩個國家呢。
我自己也有時會搞混,不清楚Burma還是Myanmar才是緬甸的「正式」英文名。在聯合國網站的資料,顯示緬甸是叫Myanmar,然而美國中情局的世界各國概覽,卻說緬甸是Burma,再看看英國外交部網站有關緬甸的最新新聞公布,又原來是用Burma。「訴諸權威」也竟然得出不同的結果,也真是令人「頭痕」。
其實,緬甸以往的確是叫Burma的,不過軍政府在一九八九年,宣布將國家的英文名字由Burma改為Myanmar(正確點說,是Union of Myanmar),然而軍政府對付爭取民主人士的惡行太昭彰,因此緬甸反對派以至美英等國家,都「拒絕」承認Myanmar這個新名字,不過倒也有國家跟隨緬甸的做法,將國家的稱呼進行更改。英國廣播公司網站這篇文章,就指出了Myanmar與Burma之間的分別,不止於政府改名與否這麼簡單,當中還涉及到殖民地思維/解殖、同情/反對緬甸軍政府、以至審查/非審查的爭議。
兩個名字,涉及政治就充滿「微言大義」,但我們會不會在看今天的《南華早報》時,看到斗大的Myanmar一字,就認為《南華早報》是站在緬甸軍政府一方?看到CNN與BBC對緬甸的不同稱味,就可以顯出兩台各不相讓?相信大家都會認為答案是「不」吧。雖說不少人都知道,Burma與Myanmar是可互換的名詞,但是看到傳媒用上不同的字眼,置在這樣的政治背景下,也的確是可堪玩味的,只是在美國政府使用Burma的情況下,一眾電視台還是使用Myanmar,這種與英國傳媒與政府「同一聲氣」的現象出現「背馳」的情況,又可以有甚麼解釋呢?
其實,一個地方如何稱呼,都從來與政治以至主權密不可分。就拿中國與台灣,就非洲國家的名字的翻譯來看吧,諸如「獅子山共和國/塞拉利昂」、「象牙海岸/科特迪瓦」、「甘比亞/岡比亞」、「史瓦濟蘭\斯威士蘭」等名字,你選擇哪一個譯名,或多或少都顯示你「傾向」的是台灣還是中國那邊。反而記憶所及,爭議沒那麼大的改名事件,是南韓將首都的名字,由以往的漢城改為「首爾」,雖說是有點不慣,但是大家很快都接受了,或者這可能是當中涉及的政治問題比較少罷。
美只承認Burma拒承認Myanmar
星洲日報/國際2007.09.28 16:13:08 MYT
緬甸軍政府在1989年,把國名由Burma改為Myanmar,但美國國務院和中央情報局稱新國名從未獲得緬甸民選議會批准,拒絕承認。
即便是2006年軍政府宣佈正式由仰光“遷都”到中部山區內比都,美國國務院和中情局的網站也未有徹底承認,兩者雖都提到軍政府“宣佈遷都”之事,惟均只稱呼內比都為“行政首都”,沒有像簡介大多數國家時般直接用上“Capital”,甚至仍沿用以“仰光”為首都的緬甸地圖。
中情局網站強調仰光仍是首都,國務院網站則稱內比都仍未完成建設,所有外國外交機構仍駐仰光。
回顧1988 也是血腥鎮壓收場
中國時報 2007.09.28 楊明暐/綜合報導
緬甸連日來出現僧侶和群眾大規模示威活動,難免讓人想起一九八八年該國發生的類似抗議事件。那次事件最後以軍政府血腥鎮壓收場。
一九八七年九月,當時的軍政府領袖尼溫突然下令,除了面額四十五元和九十元的緬甸鈔票以外,其它面額鈔票一律禁止流通,許多民眾的儲蓄一夕間化為烏有,本已一蹶不振的緬甸經濟也更加惡化。
一九八八年三月十三日,仰光理工學院外出現學生抗議活動,一名學生在衝突中被軍隊開槍射殺,結果引爆更大規模示威,許多群眾和僧侶也加入抗議。
同年八月八日,緬甸全國各地數十萬民眾走上街頭,要求軍政府實行民主。那時,學生們秀出象徵戰鬥的孔雀標記,僧侶們則把托缽用的碗口朝下,意味他們不接受軍方的布施,和這次的情況頗為類似。
八月廿五日,剛返國不久的翁山蘇姬在仰光「大金塔寺」發表演講,她也因此成為緬甸民主運動的代言人。
尼溫已於是年七月辭職,但他曾警告,軍隊一旦開槍,就會彈無虛發。九月十八日,緬甸軍方證實尼溫所言不假。士兵拿著自動步槍直接射向抗議人群,許多示威者被逮捕,從此音訊全無。人權團體估計,至少三千人在鎮壓行動中喪生。
中共援緬只肥了軍政府 民眾無好感
中國時報 2007.09.28 林克倫/台北報導
花錢買不到人心,中共基於能源與戰略地位考量,常年支持緬甸軍政府,儘管獲得自然資源開發權與建立石油輸送管線等回報,但軍政府官員貪腐未能讓援助流入貧窮的民間,反導致一般緬甸民眾對中國的印象惡劣。
多家國際媒體報導,緬甸軍政府因大肆鎮壓國內反對人士並殘害百姓,而受到聯合國的國際制裁,但緬甸境內豐富的天然氣以及領海面向印度洋的地緣特性,讓鄰國中共無視國際壓力,採「不干涉內政」政策長期援助並協助穩固軍政府的政權。
在此情況下,中共的投資收益頗為豐厚。在原油運輸安全上,麻六甲海峽是目前中國石油運輸重要航線,中共國務院發改委曾宣布,計畫在緬甸實兌港建一條原油輸送管線至雲南。
除了中共之外,另一個對緬甸有影響力的國家是印度。出於經濟與戰略考量,印度在一九九○年代開始,將對緬外交政策由昔日的敵對轉為建立雙邊友好關係,目的是獲取天然氣能源與制衡中國崛起,而鄰國泰國更每年花費十二億美元向緬甸採購天然氣,間接提供軍政府所需銀兩。
然而,天然資源帶來經濟利益,卻並未轉移到民眾身上,政府官員貪腐索求無度,人民生活貧困,教育與醫療制度嚴重毀壞,以致於肺結核、瘧疾與愛滋病蔓延。
因此,對於常年經援緬甸軍政府的中共,緬甸人民並無好感。一位緬甸婦女就明白指出,「中國是軍政府好朋友,但不是人民的好朋友。」緬甸民眾甚至在私下戲稱,中國根本是「擁有」緬甸的「乾爹」,共產黨與軍政府是對結拜兄弟。
緬甸軍人執政史
中廣2007/09/28 06:03 謝佐人報導報導
在僧侶帶頭示威下,緬甸軍政府目前正面臨近二十年來最大危機,這個不得人心的軍政府是如何在緬甸取得政權,統治緬甸人民到現在的?
反政府緬甸佛教僧侶帶頭爭民主,對抗軍事執政團的示威活動在週三爆發流血衝突、造成多人喪生之後,緊繃情勢急遽升溫,緬甸也因此成為國際矚目的焦點。
翻開緬甸近代史,從西元1824年開始,英國先後發動三次緬甸戰爭,進佔緬甸,並在1886年將緬甸劃定為英屬印度的一個省份。1937年,緬甸脫離印度,接受英國統治,不過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在1942年佔領緬甸,直到1945年,現在緬甸反對黨領袖「翁山蘇姬」的父親,就是被喻為「緬甸國父」的「翁山」將軍領導「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起義抗日,光復緬甸。但英國隨著日本投降後、再度掌控緬甸,並在1947年策動暗殺「翁山」等多名緬甸官員。但這卻反倒促成緬甸各邦爭取共同獨立,使得緬甸終於在隔年1948獨立建國。
不過,緬甸建國之後,由於共產黨人及其他政治派系間的鬥爭,境內紛紛擾擾、動盪不安,1950年爆發內戰,執政黨「人民自由聯盟」也在1958年分裂,1962年軍事強人「尼溫」趁亂發動政變奪權,廢除聯邦憲法,成立「革命委員會」,開始軍人獨裁專政。
而緬甸在「尼溫政府」的不當治理下,政府貪污腐敗,境內毒梟猖獗,經濟陷入蕭條,到了1980年代晚期,緬甸已是全球最貧窮的國家之一,人民在自由受限,忍無可忍的情況下,發動抗爭,但遭到軍方血腥鎮壓,不過,「尼溫」也因此失勢,退居第二線,由「蘇貌」將軍接班,成立軍事執政團,他堅持一黨專政。
1988年,緬甸國父「翁山」將軍的女兒「翁山蘇姬」從英國返回緬甸,探視臥病在床的母親,當時適逢緬甸政局風起雲湧,數以千計的學生、公務員及和尚走上街頭要求民主改革,迫使當局舉行大選。頗有乃父之風的「翁山蘇姬」因此毅然決然投入民主運動,並率領「緬甸民主聯盟」參加1990 年全國大選,獲得壓倒性勝利。但是軍政府卻拒絕交出政權,並且變本加厲,開始全面鎮壓民運團體。「翁山蘇姬」也遭到軍政府軟禁,直到1995年獲釋,但行動依舊受到限制。2000年八月,「翁山蘇姬」不理會軍方限制,帶領支持群眾離開「仰光」,出席「全國民主聯盟」會議,結果遭到軍警攔阻,雙方對峙三天,「翁山蘇姬」再次遭軟禁,直到2002 年重獲自由,但為時不久,第二年「翁山蘇姬」三度遭軟禁迄今。
目前緬甸政權仍由軍事執政團掌控,最高領導人是73歲的鐵腕將軍 「丹瑞」,今年一月,「丹瑞」前往新加坡就醫,沒有出席緬甸獨立紀念日晚宴,因此有關他健康不佳的傳聞甚囂塵上,此外軍方內鬥奪權的傳聞不斷。不過,由於軍方向來黑箱作業,因此外界也不清楚實際的情況。
倒是去年十一月「丹瑞」嫁女兒,婚禮實況的影片被貼上網,讓民眾窺見獨裁者奢華的作風。這與緬甸因軍人專政,遭到國際制裁,經濟停滯,人民生活清苦形成強烈對比。
這次民眾上街抗爭就是因為當局突然停止燃料補助,導致油價高漲,激發民怨,使得原本小規模的民生抗議像滾雪球一樣,蔓延全國,最後演變成爭取民主的示威活動,而且越演越烈。
留言列表